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
分享

邓永耀:身先士卒,血洒沙场

许详

2025年07月16日08:41    222

邓永耀是八路军杰出的将领,1927年在家乡湖南茶陵县参加革命,1930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后邓永耀担任八路军129师骑兵团政委,并根据师长刘伯承指示率部开赴冀南的赞皇、临城地区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1937年11月30日夜,邓永耀带领骑兵团奇袭赞皇南邢郭村,消灭了已经投敌的东北军旧军阀岳兆麟的反动武装。日军为了报复,于12月2日,自高邑县出动200余人乘坐汽车向赞皇北马村方向进攻。在发现敌情后,邓永耀命令骑兵团一边沿路袭扰敌军,一边利用地雷和各种有利地形迟滞敌人进攻,将疲惫不堪的敌人诱至北马村。在经过仔细侦察敌情之后,邓永耀同骑兵团其他领导商议决定由三连从村当中突击敌驻地,二连从村东南角突击停车场,一连从村西南角突击并接应二、三连,四连警戒后方,彻底消灭敌人。12月3日凌晨,邓永耀命令骑兵团对日军发动包围夜袭。三连首先突进,其余各部分头跟进,敌仓促应战,损失惨重。战斗持续约两个小时,骑兵团主动撤出战斗,共毙敌140余人并烧毁击毁汽车18辆。北马村大捷被称为“赞皇的平型关”。此役有力打击了日军,扩大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在冀南地区的威信。刘伯承师长称赞:“北马村战斗是一次诱敌深入打反袭击的胜仗”,并在《八路军军政杂志》撰文,总结推广北马村战斗胜利的经验。

不久,邓永耀调任129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兼2团政委,率部转战于武邑、景县、阜城一带。1939年3月,为粉碎日军对武邑县进行的“扫荡”,邓永耀亲自带领30多名战士担负阻击并将日军引入伏击圈的任务。在邓永耀的指挥下,阻击部队打退了日军第一次冲锋。随后,日军再次疯狂冲锋,邓永耀率战士们主动撤出阵地,将日军向预设的埋伏圈引进。途中,邓永耀不幸头部和腿部中弹,流血过多而壮烈牺牲,时年27岁。

刘伯承元帅在追忆时曾说:“邓永耀同志是伟大的革命者,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新华日报》(华北版)称赞他“有着光辉灿烂的成绩”“他是鼓动战斗,领导冲锋的辉煌火炬”。

2014年9月,邓永耀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责编:刘圆圆、代晓灵)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分享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