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陳勝利16歲參軍,因抗戰改名“勝利”
本報記者??王昊男
2025年07月17日08: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 |
陳勝利近照。 |
![]() |
青年時期的陳勝利。 |
![]() |
抗戰老兵陳勝利原名不叫“勝利”,是因為抗戰改的名。
在北京市石景山區老干部活動中心,記者見到了身經百戰、已過百歲的陳勝利。參軍日期、入黨時間、犧牲的戰友、戰斗細節……這些往事,他至今記憶猶新。
陳勝利,原名陳生粒,1922年8月生於河北望都縣東高昌村,1938年1月參軍,1944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參加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多次立功。在部隊,他歷任文化教員、政治指導員等職。1982年12月,陳勝利從北京市石景山區百貨公司離休。
為什麼參加游擊隊?
“戰火燒到了家門口,誓死不當亡國奴”
“小時候家裡窮,兩歲沒了父親,12歲給地主打長工。”陳勝利回憶,“那時候,天天吃糠咽菜,餓不死就算好。”
1937年農歷八月十四,這個日子像一根刺,扎在陳勝利的記憶裡。15歲的他與表兄相約趕大集,突然轟鳴聲從天上傳來。那天,陳勝利和鄉親們第一次見到了日本鬼子的轟炸機。
“炸彈一顆接一顆,到處是死尸和斷肢,哭喊聲一片。”集市成了人間地獄,僥幸逃生的陳勝利后來聽人說,“集上炸死了100多人。”
回到村裡,陳勝利嚇得一宿沒睡。第二天,天剛蒙蒙亮,屋外便傳來亂糟糟的喊叫聲:“日本人來了!日本人來了!”
“日軍像禽獸一樣,見東西就搶,見房子就燒,見到婦女就強奸。”陳勝利緊攥著拳頭。
仇恨戰勝了恐懼,一顆復仇的種子,埋進了少年心裡。陳勝利說:“那會不再怕了,就想著殺鬼子報仇。”
不久后,一支隊伍開進了村,但村裡家家關門閉戶。“那時候,各種武裝魚龍混雜,見到當兵的,老百姓都怕。”陳勝利說,“這支隊伍不一樣,不但不騷擾百姓,還幫著挑水干活,說要帶著大家打鬼子,這就是八路軍。”
聽說是這樣的隊伍,村裡好多年輕人都爭著報名入伍。“我年齡小,又比較瘦,還怕隊伍不要。”陳勝利說,他當時暗下決心,“如果真不要,我就賴著不走,這個兵我當定了。”
1938年1月,16歲的陳勝利成了光榮的游擊隊員。“八路軍裝備緊缺,就給我發了一把刀,還有4枚手榴彈。”陳勝利用手比劃著。武器雖然簡陋,但心裡痛快,“終於能跟日本人干一場了。戰火燒到了家門口,誓死不當亡國奴。”
地雷戰效果咋樣?
“大道上埋、小道上埋,炸得來‘掃蕩’的日寇暈頭轉向”
“那時候的子彈,比金子還金貴。”陳勝利所在的游擊隊,駐扎在河北唐縣的一個村裡,“總共三十幾條槍,每條槍二三十發子彈。隊伍上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每打5發子彈,就得繳一條鬼子的槍。子彈殼必須撿回來,憑彈殼領新子彈。”
鬼子佔據縣城,裝備精良,飛機大炮樣樣有。拼武器,游擊隊肯定吃虧。
“我們和村民聯合,開展地雷戰、地道戰。”陳勝利回憶,“那地道挖得巧著呢。豬圈、磨盤、馬棚都是地道口,能防御、能排水、能放煙,家家通、村村連。”
地雷更是花樣多,用山上的石頭造“石雷”,鐵匠鋪裡造“鐵雷”。“大道上埋、小道上埋,炸得來‘掃蕩’的日寇暈頭轉向。”陳勝利越說聲音越大,“每次鬼子進村,都要付出代價。”
1941年1月的那場戰斗,陳勝利記憶最深。當時,晉察冀軍區第三軍分區城工部與游擊隊駐在同一個村,陳勝利和戰友們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做好保衛工作。一天凌晨,300多個日軍悄悄包圍了村庄。激戰整日后,游擊隊退入地道。
“戰斗前兩天下了場雪,一開始地道的煙道口被雪蓋著,后來煙道口的雪化了,日軍發現了破綻。”陳勝利說,“日軍先是灌水,后來就從地面往下挖,來回折騰了幾個小時,眼看地道就要被挖穿。”
“大家把手榴彈的拉環都挂在了手指上,准備沖出去跟鬼子拼了。”一聲槍響,戰友撂倒了洞口的日本兵。陳勝利和戰友們迅速沖出地道,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正在這時,八路軍騎兵連的增援到了,“裡外夾擊,打死30多個日本兵,剩下的逃跑了。”
“我們的戰友也犧牲了不少,但是我們趕走了敵人。”陳勝利喝了口水,用力揮了下拳頭,“參加游擊隊,就做好了隨時犧牲的准備。”
會經常想起戰友嗎?
“他們是英雄,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英雄”
除了武器彈藥,抗戰期間最重要的資源是什麼?那就是糧食。
“那時候畝產糧食少,老百姓自己吃一部分,一部分給部隊,不能讓鬼子搶走。”陳勝利參加過兩次護糧戰斗,每一次回憶都像在眼前。
1942年麥收前,他和幾名戰友執行任務回來,在北羅鎮村外遇到一隊搶糧的日偽軍。幾人一商量,決定打個伏擊,阻止敵人進村。
“我們藏在村口的破土房裡,約好等敵人走近了再打,絕不能浪費子彈。” 陳勝利回憶,由於戰斗突然,走在前面的幾個偽軍馬上就被打倒。但雙方交火后,敵人發現他們人少,就成扇面形向房子包圍過來。
“大家就向敵人身后繞,一邊迂回一邊扔手榴彈。”激烈的槍聲,驚動了在村裡的八路軍,很快大部隊就趕到了。戰斗勝利后,大隊長馬衛華拍著他的肩膀說:“生粒啊,你該叫勝利。你在,勝利就在。”從此,陳生粒就成了陳勝利,這個名字再也沒變過。
同年秋收的那次戰斗,更是讓陳勝利終生難忘。300多名八路軍戰士在唐縣城南設伏,等著搶糧的敵人進入伏擊圈。“趴在草叢裡,蚊子咬得痒痒,誰也不動。”陳勝利回想,大概天快亮時,200多個日偽軍進入了埋伏圈,“槍聲一響,敵人就亂了陣腳,打死80多人,活捉17個。”
正准備清理戰場,一大批敵人竟從后面圍了上來。隊伍前后受敵,選擇分散突圍。陳勝利實在跑不動了,發現路旁有一個土坑,就跳進去用草作掩護隱蔽了起來。
“8位被抓的戰友,被鬼子用鐵絲穿過手心,串在一起押回了縣城。”陳勝利的眼眶紅了,“第二天在縣城游街,最后被殘忍地殺害了。”
說到這裡,老人沉默了好久。“他們是英雄,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英雄。”陳勝利說,“我們一定要讓后人記住,我們的同胞曾經飽受蹂躪過,要把偉大抗戰精神一代代傳下去。”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7日 12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