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詳
2025年07月16日08:41 222
鄧永耀是八路軍杰出的將領,1927年在家鄉湖南茶陵縣參加革命,1930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后鄧永耀擔任八路軍129師騎兵團政委,並根據師長劉伯承指示率部開赴冀南的贊皇、臨城地區開展敵后游擊戰爭。
1937年11月30日夜,鄧永耀帶領騎兵團奇襲贊皇南邢郭村,消滅了已經投敵的東北軍舊軍閥岳兆麟的反動武裝。日軍為了報復,於12月2日,自高邑縣出動200余人乘坐汽車向贊皇北馬村方向進攻。在發現敵情后,鄧永耀命令騎兵團一邊沿路襲擾敵軍,一邊利用地雷和各種有利地形遲滯敵人進攻,將疲憊不堪的敵人誘至北馬村。在經過仔細偵察敵情之后,鄧永耀同騎兵團其他領導商議決定由三連從村當中突擊敵駐地,二連從村東南角突擊停車場,一連從村西南角突擊並接應二、三連,四連警戒后方,徹底消滅敵人。12月3日凌晨,鄧永耀命令騎兵團對日軍發動包圍夜襲。三連首先突進,其余各部分頭跟進,敵倉促應戰,損失慘重。戰斗持續約兩個小時,騎兵團主動撤出戰斗,共斃敵140余人並燒毀擊毀汽車18輛。北馬村大捷被稱為“贊皇的平型關”。此役有力打擊了日軍,擴大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在冀南地區的威信。劉伯承師長稱贊:“北馬村戰斗是一次誘敵深入打反襲擊的勝仗”,並在《八路軍軍政雜志》撰文,總結推廣北馬村戰斗勝利的經驗。
不久,鄧永耀調任129師東進縱隊政治部主任兼2團政委,率部轉戰於武邑、景縣、阜城一帶。1939年3月,為粉碎日軍對武邑縣進行的“掃蕩”,鄧永耀親自帶領30多名戰士擔負阻擊並將日軍引入伏擊圈的任務。在鄧永耀的指揮下,阻擊部隊打退了日軍第一次沖鋒。隨后,日軍再次瘋狂沖鋒,鄧永耀率戰士們主動撤出陣地,將日軍向預設的埋伏圈引進。途中,鄧永耀不幸頭部和腿部中彈,流血過多而壯烈犧牲,時年27歲。
劉伯承元帥在追憶時曾說:“鄧永耀同志是偉大的革命者,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犧牲了自己的一切。”《新華日報》(華北版)稱贊他“有著光輝燦爛的成績”“他是鼓動戰斗,領導沖鋒的輝煌火炬”。
2014年9月,鄧永耀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作者單位:軍事科學院解放軍黨史軍史研究中心)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