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高祥
2022年11月21日15:12 來源:光明日報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把藍圖變為現實,需要各行各業青年勇挑重擔、沖鋒在前。進入新時代以來,作為中國青年的突出代表,各類“青年突擊隊”勇挑重擔、勇斗風險、勇克難關,用拼搏與奉獻書寫了新時代的青春答卷。
從“神舟”飛天到“蛟龍”入海,從“天眼”巡空到“天問”探火,從C919國產大飛機御風而翔,到我國超級計算機實現從千萬億次到百億億次的歷史性跨越……每個驚艷亮相的“國之重器”背后,都凝聚著不懈創新、勇於佔領“無人區”的青年力量。不論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東數西算等戰略工程現場,還是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等標志性項目工地,“青年突擊隊”的旗幟始終高高飄揚。
回顧歷史,1954年,我國第一支“青年突擊隊”由18名共青團員在北京發起成立。20世紀60年代,在紅旗渠修建過程中,300名青年組成突擊隊,經過1年5個月的奮戰,將地勢險要、石質堅硬的岩壁鑿通。60多年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青年突擊隊”這個響亮的名字從火熱的建設工地走向各行各業,一批批青年突擊隊員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