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28日13:39 來源:人民網
陝西省榆林市綏德縣郝家橋村新貌。人民網 黨童 攝
6月的陝北大地,林木蔥蘢,溝峁間綠意盎然。
從綏德縣城出發,不到20分鐘車程就來到陝北有名的郝家橋村。走進郝家橋村,一排排窯洞錯落有致,前來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
初夏時節,郝家橋的山峁間披上了綠裝。人民網 吳超攝
郝家橋村有著光榮歷史。早在抗戰時期,中共綏德地委通過開展“村村學習郝家橋,人人學習劉玉厚”活動,掀起了大生產熱潮﹔1944年,郝家橋村被評為陝甘寧邊區“農村楷模”。黨的十八大以來,郝家橋村積極發展特色產業,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發生了深刻變化,榮獲“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
2021年9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陝西省榆林市考察。這是14日下午,習近平在綏德縣張家砭鎮郝家橋村考察時,向鄉親們揮手致意。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2021年9月1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郝家橋村考察,詳細觀看村史展覽,了解這個“紅色山村”的光榮革命歷史以及革命傳統傳承情況,並提出了“努力把郝家橋村建設成為鄉村振興的楷模”的殷殷囑托。
山溝溝怎樣走出致富路?小山村緣何能成為“楷模村”?近日,人民網記者走進郝家橋村一探究竟。
好光景:從“起床一身灰”到“光鮮好生活”
郝家橋村村口。人民網 黨童攝
早上天剛亮,郝家橋村村民侯志榮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家的小院從裡到外打掃一新。侯志榮說:“每天都有游客來,咱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
1951年出生的侯志榮滿面紅光,看起來精神十足,忙前忙后,不像個70后。
窯洞裡,老伴蒸的羊肉包子香味飄滿屋。室內窗明幾淨,家用電器一應俱全。侯志榮指著雪白的屋頂,滿是感慨,“以前躺在這老窯,黑乎乎的,土灰往下掉,每天起床一身灰。現在的新窯洞,每天醒來都是敞亮的,光景一天比一天好。”
習近平總書記來村考察時,曾到侯志榮家中看望。習近平強調,看到你們一家人日子越過越好、人丁興旺,我感到很欣慰。讓鄉親們過好光景,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初心使命,共產黨就要 把這件事情干好,不斷交上好答卷。全黨全國全社會都要大力弘揚脫貧攻堅精神,奮發圖強、自力更生,不斷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的更大勝利。
侯志榮家的窯洞小院。人民網 黨童攝
夏季的陝北,天高雲淡,室外是37攝氏度的高溫,窯洞裡卻涼涼爽爽。坐在炕沿,談起以前的日子,侯志榮感慨萬千。
2013年,侯志榮的老伴患了乳腺癌 ,為治病欠下30多萬元貸款還不上,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難。“那個時候住在老舊的窯洞裡,過年的時候連買肉的錢都沒有。”
后來,在扶貧干部的幫扶下,老侯樹立信心,開起了小磨坊加工高粱、小米,村裡給他老伴安排了公益性崗位,加上兒子外出打工,老侯一家逐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