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柜娱乐手机版_钱柜娱乐app-开户投注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

從"中國之制"看"中國之治" 解碼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

新華社記者

2019年11月06日10:22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原標題:從“中國之制”看“中國之治”

11月5日,《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文發布。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這一決定,深刻闡釋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和總體要求,並對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等13個方面的制度作出戰略部署。透過這13方面的制度安排,“中國之治”的美好前景清晰可見。循著決定明確的奮進之路,一個更加美好的中國正向我們走來。

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領導地位更加鞏固

決定描繪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圖譜由13個部分組成,其中“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排在第一位,充分彰顯出黨的領導制度體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中央政策研究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江金權認為,黨的領導制度是國家的根本領導制度,統領和貫穿其他12個方面制度。

針對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決定提出6個方面的要求,包括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健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健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制度,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

“這6個方面要求可以視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的具體實現形式,也是6個重要支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劉春認為,把這6個方面要求落到實處,將進一步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

以中國式民主讓人民更好當家作主

堅持人民當家作主,是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之一,也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價值追求。

決定從“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健全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5方面,描繪出民主中國的發展和完善路徑。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關系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的重大戰略部署。”復旦大學教授桑玉成說。

“健全人大組織制度、選舉制度和議事規則,完善論証、評估、評議、聽証制度”“完善支持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履行職能方法”“健全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制度”“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拓寬人民群眾反映意見和建議的渠道”……決定中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令人眼前一亮。

“小到一個社區、單位,大到一個國家,人們都希望積極參與公共生活。決定通過一系列良好的制度設計,不斷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確保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業和社會事務。這正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題中應有之義。”桑玉成說。

推動法治中國建設行穩致遠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高黨依法治國、依法執政能力。”決定提出“健全保証憲法全面實施的體制機制”“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加強對法律實施的監督”4方面舉措,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西南政法大學校長付子堂說,決定強調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提出落實憲法解釋程序機制、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等,有利於更好處理權力行使和權利保障的關系,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

立法方面,決定提出加強重要領域立法,加快我國法域外適用的法律體系建設。付子堂認為,這有利於加快構建保障我國海外利益的法律體系,更好保護海外中國公民和企業合法權益。

公平正義,民之所向。決定強調,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決定還提出堅決排除對執法司法活動的干預,拓展公益訴訟案件范圍,實行懲罰性賠償制度等。

“通過嚴格執法、規范執法,提高違法成本,維護司法公正,有效推動全民守法的實現。”付子堂說,“決定提出的一系列部署安排,必將推動法治中國建設行穩致遠。”

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離不開國家行政管理現代化。決定指出,必須堅持一切行政機關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創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政府治理處在國家治理的前排。”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說,“通過不斷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將更好把制度優勢轉換為效能優勢。”

決定從完善國家行政體制、優化政府職責體系、優化政府組織結構、健全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體制機制等四個維度,對構建與新時代相適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指明了方向。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這與我國行政體制不斷改革、政府治理效能不斷提高息息相關。

汪玉凱認為,一套好的政府治理體系,既要能調動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也要能持續激發廣大人民的創造偉力,歸根結底,就是要“人民滿意”。“決定立足當下、著眼長遠,對政府治理體系提出了針對性、歷史性、戰略性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