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改革開放35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述評之六
民生大跨越 枝葉總關情
——改革開放35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述評之六
這是具有歷史性跨越的35年:城鄉居民生活由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並向全面小康邁進﹔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
改革開放以來的35年,黨和政府書寫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越來越多的群眾得以共享發展的成果。
就業規模持續擴大 就業方式日益多元
48歲的季豐蕊,上世紀80年代初,接父親的班進了鄭州一家國棉廠,成為一名正式工人。從那家倒閉的國企下崗后,她擺過地攤,應聘過私營企業,如今,從事家政服務。
季豐蕊的經歷正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就業體制不斷變革的縮影。
35年來,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新機制基本形成﹔就業渠道和方式日益多元化。勞動力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業和不同地域間流動頻繁,非全日制、臨時性、季節性、鐘點工、彈性工作制等各種就業形式蓬勃發展。
就業是民生之本。破解人口大國的就業問題,絕非易事。35年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就業問題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